[背景资料]
某市区内一地铁车站基坑工程,距离一市区湖泊较近,长×宽×高为20m×8m×6.5m,地下水位于地表下2m处。
基坑支护设计采用φ600mm灌注桩及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第一层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A,截面尺寸600×400mm,第二层支撑钢管支撑B,直径500mm。基坑周边地质为粉土,软塑-可塑状态,渗透系数为0.3m/d。基坑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来学网)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降水施工方案、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相关内容如下:
(1)降水方案中,降水井设计深度为7.5m,采用真空井点降水。当基坑支护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及地下水位降至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2)隔水帷幕的施工中,考虑工期紧张,根据外地一工程的经验确定了施工工艺参数。
(3)施工组织设计只考虑了围护桩顶竖向位移,监测项目偏少。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项目部在开挖过程中按照规范设置监测点对基坑进行监测。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开挖至基坑底部标高15天后才进行底板封底混凝土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基坑地面陆续出现裂缝事故。监测数据表明,支撑A出现拉应力,支撑B轴力增长速度超标。
[问题]
1.本工程除了灌注桩支护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支护形式?
2.指出方案(1)中降水方案需要考虑哪些现场因素?
3.施工方案(2)中,项目部的做法妥当吗?如不妥当,请改正。
4.结合基坑断面图,分析施工方案(3)中,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除围护桩顶竖向位移外,还应有哪些监测项目?
5.根据背景资料,试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