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刘某,女,67岁,农民,2013年4月20日就诊。
主诉;右季肋部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灼热刺痛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自觉右季肋部皮肤痒,继之出现灼热刺痛,伴全身不适,自觉发热,T37.6℃。自行外涂"氟轻松",口服"感冒冲剂"。症状未见改善,并于右季肋部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故来诊。现症见:右季肋部皮肤红色斑丘疹,伴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大便偏干。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T37.1℃,P80/min,R20/min,BP110/70mmHg。
神清语利,精神差,发育正常,形体适中,表情痛苦,自动体位。舌质红,苔黄,脉弦滑。全身皮肤无黄染,右季肋部皮肤呈带状分布红色斑丘疹,疹间肤色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在右侧第5肋间隙,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0/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WBC6.6×10
/L,N83%,L27%。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根据患者右季肋部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大便偏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等,辨为肝经郁热证。
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年老体弱,血虚肝旺,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故见右季肋部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热灼津伤,大肠失润故大便偏于。舌质红,苔黄,脉弦滑皆为肝经郁热之象。
中医病证鉴别:蛇串疮皮损沿外周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不超过正中线;为成簇的水疱,疱间皮肤正常,刺痛明显。热疮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和外生殖器等处,皮损初为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数个或数十个针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疱疹或水疱,内含透明浆液,数日后疱破糜烂,轻度渗出,逐渐干燥,结淡黄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脱落而愈,但易复发。
西医诊断依据:
1.既往体健。
2,临床症状 右季肋部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大便偏干。
3.体征 咽部充血。右季肋部皮肤呈带状分布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4.实验室检查 血WBC6.6×10
/L,N83%,L27%。
诊断:
中医诊断:蛇串疮(肝经郁热)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治法:清泻肝火,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2g,泽泻12g,柴胡9g,栀子9g,甘草5g,生地30g,板蓝根30g,大黄12g,延胡索9g,没药6g,丹参15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调护:
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保持心情舒畅。
2.忌用热水烫洗患处,内衣宜柔软宽松,减少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