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专题测试】
2019年11月27日 来源:来学网一、A1
1、产褥感染的表现最常见的是
A、急性子宫内膜炎
B、腹膜炎
C、急性输卵管炎
D、栓塞性静脉炎
E、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2、产褥感染的护理不妥的是
A、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床边隔离
B、产妇平卧,臀部抬高
C、体温超过38℃应停止哺乳
D、保证营养摄入
E、保持外阴清洁
3、“冰冻骨盆”是由
A、严重的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引起的
B、分娩时产妇发生大出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而休克引起的
C、产时忽略了为产妇保暖,分娩时消耗大量能量,分娩后未能及时补足而体温降低引起的
D、产后物理降温过度所引起的
E、由外界环境温度低所引起的,常见于冬季分娩者
4、下列疾病属于产褥感染的是
A、急性腹泻
B、急性膀胱炎
C、急性乳腺炎
D、急性宫颈炎
E、上呼吸道感染
5、以下措施不能预防产褥期泌尿系感染的是
A、待产时尽量导尿排空膀胱
B、大小便后及时清洁外阴
C、及时更换会阴垫
D、产后鼓励产妇多饮水
E、产后至少每4h排空膀胱一次
6、产后沮丧发病的高峰期是
A、产后3~4日
B、产后5~14日
C、产后2~3周
D、产后3~4周
E、产后4~6周
7、关于产后沮丧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产妇出现行为素乱
B、产妇出现自我伤害
C、产妇常有幻觉出现
D、变现为焦虑、疲劳
E、产妇常有意识障碍
二、A2
1、35岁产妇,妊娠36周胎膜早破,3天前自然分娩。今早发热,腹痛、恶露增加。检查:T38.5℃,P85次/分,R22次/分,宫底平脐,下腹压痛,恶露量多,鲜红色。急查WBC12.8×109/L,中性粒细胞0.80。该产妇应取的最佳体位是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俯卧位
2、患者于某,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导致乳汁淤积发炎,一周后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其护理哪项不妥
A、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床边隔离
B、产妇平卧臀部抬高
C、体温超过38℃应停止哺乳
D、保证营养摄入
E、保持外阴清洁
3、产妇,31岁。产后2周,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发白,该产妇可能发生的产后并发症是
A、产后贫血
B、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C、产后高血压
D、产后心脏病
E、产后糖尿病
4、患者女性,产后2周出现弛张热,下腹疼痛并且压痛明显。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肌炎
B、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产后关节炎
5、患者女性,足月产后3天,出现下腹痛,体温不高,恶露多,有臭味,子宫底脐上一指,子宫体软。考虑其最可能的病理是
A、子宫内膜炎
B、子宫肌炎
C、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输卵管炎
E、腹膜炎
6、患者女,30岁,剖宫产后35天,以晚期产后出血入院,采取保守治疗,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B、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C、保持外阴清洁
D、协助做相关检查
E、取半坐卧位
7、患者37岁,产后15天左右家人发现患者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说话,偶尔会自言自语说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一直在孩子身边守候,担心宝宝受到伤害。根据家人描述,首先考虑患者是
A、产后沮丧
B、产后精神病
C、产后抑郁
D、产后精神紧张
E、产后正常时期
8、某产妇,产后第6天发热达40℃,恶露多而浑浊,有臭味,子宫复旧不佳,有压痛。下述护理不妥的是
A、半卧位
B、床边隔离
C、物理降温
D、抗感染治疗
E、每天2次坐浴
三、A3/A4
1、某产妇第一胎,产钳助产,产后第4天,产妇自诉发热,下腹微痛。查体:体温38℃,双乳稍胀,无明显压痛,子宫脐下2指,轻压痛,恶露多而浑浊,有臭味,余无异常发现。
<1> 、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乳腺炎
B、慢性盆腔炎
C、急性胃肠炎
D、肾盂肾炎
E、急性子宫内膜炎
<2> 、在护理中,告知产妇最为恰当的卧位是
A、俯卧位
B、平卧位
C、半卧位
D、头低足高位
E、侧卧位
<3> 、在护理中,应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A、保护
B、床边
C、呼吸道
D、严密
E、消化道
2、患者,女30岁。剖宫产育有一女。出院后刀口愈合不好,疼痛且有化脓。产后2周,阴道大量流血。
<1> 、考虑该患者
A、胎盘残留
B、胎膜残留
C、蜕膜残留
D、子宫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
E、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2> 、导致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的病因,不准确的是
A、子宫切口感染
B、横切口过低
C、竖切口过高
D、缝合技术不当
E、术中无菌操作不严
四、B
1、A.形成“冰冻骨盆”
B.又称为股白肿
C.最为常见的产后感染
D.肺、脑、肾脓肿
E.恶露量多,混浊并有臭味
<1> 、血栓性静脉炎
A B C D E
<2> 、脓毒血症可出现
A B C D E
<3> 、盆腔结缔组织炎可出现
A B C D E
2、A.一般在产后3~7天出现症状
B.又称为股白肿
C.为最常见的感染
D.产后1~2周内出现弛张热、下腹疼痛和压痛
E.产后7~14天出现症状
<1> 、血栓性静脉炎
A B C D E
<2>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A B C D E
<3>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A B C D E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产褥感染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生殖器官,最先出现症状的多是子宫本身,即急性子宫内膜炎。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产后局部感染经淋巴或血液扩散到子宫周围组织而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累及输卵管时可引起输卵管炎,此时产妇的表现为寒战、高热、腹胀、下腹痛,严重者侵及整个盆腔形成“冰冻骨盆”。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急性宫颈炎为产褥感染,其余均不属于。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B、C、D、E都可以预防产褥期泌尿系感染,待产时由于胎头下降压迫膀胱,造成排尿困难,应通过让孕妇勤上厕所排空膀胱。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产后沮丧:发病率约为50%~70%。产妇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哭、情绪低落,感觉孤独、焦虑、疲劳、易忘、失眠等。这种状态可发生在产后任何时间,但通常在产后3~4日出现,产后5~14日为高峰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至2~3周。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后心理障碍(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产妇沮丧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哭、情绪低落,感觉孤独、焦虑、疲劳、易忘、失眠等。这种状态可发生在产后任何时间,但通常在产后3~4日出现,产后5~14日为高峰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至2~3周。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后心理障碍(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题干分析产妇发生了产褥感染,病人保持半卧位最佳,可以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患者为产褥感染,产褥感染者应该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使炎症局限,有利于防止发生感染扩散的严重后果。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产后,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栓子,可经血行播散,引起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发白。选择答案B。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栓性静脉炎是产后并发症之一: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栓子经血行播散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后出现反复发作寒战、高热,持续数周。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或周围结缔组织炎,临床表现随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髂总静脉或股静脉栓塞时,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和疼痛(称股白肿)。小腿深静脉栓塞时可出现腓肠肌及足底部疼痛和压痛。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轻度患者表现为低热;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下腹疼痛、宫底压痛、质软。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白细胞增多、下腹压痛、恶露增多有臭味。由题干可以看出是子宫内膜炎。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并发症为失血性休克及感染,因此,处理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外阴干燥等,因此A、B、C、D均正确,患者应平卧而不是半坐卧位,因此选择答案E。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晚期产后出血(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乏力、对事物缺乏兴趣、社会退缩行为、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重者可有伤害婴儿或自我伤害的行为。产后抑郁的症状一般在产后2周发病,至产后4~6周逐渐明显,可持续数周。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后心理障碍(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女性病人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内、阴道流血和盆腔急性炎症不宜坐浴,以免引起感染。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A3/A4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子宫蜕膜层称子宫内膜炎,侵入子宫肌层称子宫肌炎,两者常伴发。轻型者表现为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下腹疼痛、宫底压痛、质软伴低热。重型者表现高热、头痛、寒战、心率增快、白细胞增多,下腹压痛,恶露增多有臭味。有些产妇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结合题干给的信息,本题选择E最合适。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此患者不属传染病,需做好会阴部护理,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床铺整洁、卫生。本题选择B最合适。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患者剖宫产,胎盘、胎膜等残留可能性不大,题干提及刀口愈合不良,及发生产后出血的时间等,符合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晚期产后出血(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多见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两侧端。引起切口愈合不良造成出血的原因主要有
(1)子宫切口感染:原因包括:①子宫下段与阴道口较近,增加感染机会,细菌易感染宫腔;②手术操作过多,尤其是阴道检查频繁,增加感染机会;③产程过长;④无菌操作不严格。
(2)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过高:①过低,子宫颈侧以结缔组织为主,血供较差,组织愈合能力差,且靠近阴道,增加感染几率;②过高,切口上缘子宫体肌组织与切口下缘子宫下段肌组织厚薄相差大,缝合时不易对齐,影响愈合。
(3)缝合技术不当:组织对位不佳;手术操作粗暴;出血血管缝扎不紧;切口两侧角部未将回缩血管缝扎形成血肿;缝扎组织过多过密,切口血循环供应不良等,均影响切口愈合。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晚期产后出血(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髂总静脉或股静脉栓塞时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和疼痛,称股白肿。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脓毒血症及败血症:当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出现肺、脑、肾脓肿或肺栓塞。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产妇表现为寒战、高热、腹胀、下腹痛,严重者侵及整个盆腔形成“冰冻骨盆”。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栓性静脉炎: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栓子,经血行播散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病人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后出现反复发作寒战、高热,持续数周。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栓性静脉炎: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栓子,经血行播散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病人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后出现反复发作寒战、高热,持续数周。子宫内膜炎患者有下腹疼痛,宫底压痛等表现。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随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髂总静脉或股静脉栓塞时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和疼痛(称股白肿)。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知行者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知行者教育